老樹,地方溫情的指標

孩子所受到的教養方式,可以是家庭文明的指標,因為能夠細心回應孩子心理需求的父母,是用心的生活者。而以一個地方生活來說,老樹所受到的對待方式,則足以反映出當地居民對生活、對彼此關懷的程度。

因為說的通俗一些,就是能以待人的心來對待 老樹的地方,不會是冷漠無情的,當地的溫情會是自然流露的,只要用肉眼看,用心去聽就不難分辨。


在地人會因為開路而毫不猶豫砍樹,或因為想掛招牌而砍樹的,恐怕就別太期望在地生活的質感。因為看到,還在忙亂地照顧自己需求的鄰里,根本無暇留意 老樹的生存,而只是在乎用最少的錢做更多的表面工程,來交差了事。或者是,只在乎自己盡快開業賺大錢,其他的以後再說。諸多短視的遺憾,到處可見,而在此同時,也正耳濡目染著下一代。


來吧朋友,幫個忙四處走動一下,早晨傍晚上下班路過也好,週末用餐以前朝窗外望望也好,您可能就會發現,是不是就落腳在一個溫情濃厚的地方,而總是沒來得及親身體會一下。

1 Comments:
說到老樹,
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,許多人過著坐公車的日子。
他們不會騎車或是開車,整個生活的步調亦跟隨社會律動,
除了學生以外在我最近的發掘,這類人和電視上每天強調的事情,
或者辦公室裡各種波羅密的對待,讓我有種想在樹下找人講話的衝動。
也許,一同靜靜的欣賞風光,才是世間最享受的事。
By
匿名, at 11:56 上午
張貼留言
<< Home